沈陽軍區總醫院骨科(亦稱沈陽陸軍總院骨科)是一個全國知名、軍內先進,在東北地區享有很高聲譽的科室,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重癥戰創傷救治中心和沈陽軍區關節病治療中心以及遼寧省細胞生物學學會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是第四軍醫大學、吉林大學醫學部、中國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遼寧醫學院以及沈陽藥科大學等諸多大學的實習生培養基地;是國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授予點和博士后流動工作站。科室有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8名,博士研究生導師1名,碩士研究生導師4名。醫生系列均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其中博士12人(博士后3人)。現骨科擁有獨立一棟樓、一本全國性雜志(《創傷與急危重病醫學》)和一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現有床位128張,展開床位可達150張,分脊柱一、二病區(分頸椎組和胸腰椎組)、關節一、二病區(分關節置換組、運動醫學組和綜合骨病組)、創傷一、二病區(分大創傷組和足踝組)以及VIP等病區,是目前遼寧省分亞專科最早和最細的單位。目前日均手術量為10-15臺,年均手術量超過3000臺次,日均門診200-300人次,年均門診量超70000人次,均居東北地區大醫院前列。
目前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在脊柱、關節、創傷以及腫瘤外科等方面已形成優勢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頸椎病和頸椎外傷的外科治療、人工關節的置換以及四肢復雜創傷的診治等不僅在東北地區處于領先地位,而且在國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另外,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近5年來共承擔國家、省級和軍隊課題10余項并獲基金資助200余萬元,發表論文200余篇(SCI收錄15篇),主編或參編專著20部,獲省和軍隊科技進步獎和醫療成果獎8項,擔任《中國組織工程研究》常務編委、《創傷與急危重病醫學》副主編以及《中國矯形外科雜志》、《中國實用外科雜志》、《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中國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志》、《頸腰痛雜志》、《醫學參考報-骨科頻道》、《醫學參考報-骨質疏松頻道》、《遼寧醫學雜志》等雜志的編委或常務編委。
在脊柱外科方面,目前已完成脊柱手術近2萬例,頸椎病手術4000例(年均頸椎手術量300例以上、2011年頸椎手術量達到310例),均居東北地區前列,其中頸椎的手術量居東北地區首位。在軍內率先開展頸椎椎弓根釘內固定技術,在東北地區率先開展高危險區域的頸枕部各類手術、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微創)以及經皮椎弓根技術治療胸腰椎骨折(微創),在沈陽軍區率先開展非融合技術如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和腰椎彈性固定手術(模擬人體脊柱生理特點,最大限度保留脊柱功能)以及采用椎間盤鏡、間盤造影、神經根微創封閉等治療頸、腰椎退行性疾病。廣泛并熟練開展一期脊柱前后聯合手術和一期頸、胸、腰聯合手術等治療脊柱復雜疾病如脊柱退變、骨折、腫瘤、炎癥、結核、畸形等。經過科室幾代人30年的努力,使頸椎病和頸椎外傷的手術治療成為科室的品牌技術。2009年項良碧主任在東北新聞網作了《頸椎病和頸椎外傷的手術治療》專題講座,引起了巨大反響,目前我科治療頸椎病和頸椎外傷的水平已居國內先進、東北地區首位。是遼寧省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
在關節外科方面,目前已完成髖、膝、肩、肘、踝及趾間等人工關節置換手術4000余例,年均手術400余例,是東北地區開展此類手術最早、數量最多、難度最大的科室之一。人工關節置換術后10年以上隨訪優良率超過95%,15年以上隨訪優良率超過90%,最長隨訪病例達20余年之久,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患者的年齡最大為104歲,為國內之最。科室在同期雙關節或多關節置換、人工關節置換術后失效的翻修、復雜人工關節置換、關節周圍腫瘤保肢手術后的關節重建以及關節鏡下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重建、關節鏡下微骨折治療關節軟骨缺損等方面取得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其中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斷裂采用雙束雙隧道重建為目前最新的手術方式,與以往的單束單隧道重建術相比,具有更接近生理功能并且防旋作用更好之優點。采用髓芯減壓、滑膜切除、帶血管蒂骨移植、鉭棒植入等方法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獲得良好效果,使大部分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特別是年輕患者勿需行人工關節置換而能保留良好的髖關節功能。采用伯爾尼截骨術——“保頭”手術治療青少年先天性發育不良可使患者日后免受行人工關節置換之痛苦。目前我科是沈陽軍區關節病治療中心。
在創傷外科方面,創傷的外科治療一直是軍隊醫院也是醫院的優勢,近十幾年來我科在創傷的外科治療方面又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東北地區率先開展了以往很少被涉及手術的區域如肩胛骨、骨盆以及橈腕關節等處的復雜骨折,使患者的肢體功能得到明顯提升;率先開展利用新型的內固定技術、理念和材料等治療四肢、骨盆、脊柱復雜創傷(復雜骨折合并嚴重脊髓或血管或神經或肌腱損傷以及合并大面積軟組織缺損或長節段骨缺損等),使致殘率大大降低;率先將微創技術引入到創傷外科中并取得了手術創傷小,骨折愈合快,肢體外觀好等效果;對高齡及合并內科疾患(冠心病、高血壓、肺心病、心梗及腦血栓后遺癥等高危疾病)的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如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頸骨折)的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采用多科協作治療并采用微創手術治療取得良好效果,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下床早、療效好等優點,并顯著降低了患者因長期臥床所引發的呼吸、泌尿系統并發癥和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3年前,我科成立了足踝外科小組,成為目前國內和軍內骨科界少數專門致力于足踝部疾患治療的專業醫療隊伍之一,目前骨科年均足踝外科手術量達300余例,熟練開展踝關節、跟骨、距骨、跖骨及Lisfranc損傷等足踝部復雜骨折的手術治療,對急性跟腱損傷的微創手術治療和踝關節周圍韌帶損傷的手術重建具有豐富經驗,廣泛開展拇外翻(大腳骨)、錘狀趾、高弓足、扁平足、馬蹄內翻足等足部畸形的矯形手術。我科還在治療骨缺損、骨不連、急慢性骨髓炎、骨折畸形愈合及軟組織脫套傷等方面有獨到的經驗。目前我科的創傷外科治療水平已居軍內先進、東北地區領先地位,是全軍重癥戰(創)傷救治中心。
在腫瘤外科方面,采用綜合療法(即合理選擇術前放、化療+手術切除腫瘤+術后放、化療+免疫、內分泌、基因及中藥等治療方法)治療脊柱、骨盆以及四肢骨與軟組織腫瘤取得了明顯效果,惡性骨腫瘤最長隨訪病例達20年以上。現四肢骨與軟組織惡性腫瘤的保肢手術率超過50%,達國內先進水平,給患者在四肢惡性腫瘤治療過程中的肢體和關節功能的保全增加了希望。另外,我們采用全脊椎切除術治療脊柱腫瘤,具有出血少、創傷小、腫瘤切除較徹底、肢體功能保留較好等特點,給患者脊髓功能的保留增加了希望。另外,在采用特制的人工關節置換及異體半關節置換等重建關節功能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骨盆腫瘤的手術治療已近200例,其中采用前后聯合入路切除骶骨巨大腫瘤已達軍內先進水平。現科室每年收治腫瘤患者超過百余例。
沈陽軍區總醫院腫瘤診治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綜合性臨床學科。1988年被評為軍區臨床基礎研究中心,2004年被評為國家臨床藥理基地科室,2005年被評為軍區腫瘤放射與介入治療中心,2011年晉升為全軍腫瘤診治中心。
本中心共有5個病區(3個腫瘤內科病區、1個放療病區、1個微創介入治療病區)和1個醫學實驗中心,編制床位120張,展開床位180張。現有主系列人員34人,碩士以上學位占91.2%(博士后3人、博士14人、碩士14人),其中正高職稱5人,副高職稱11人。本中心擁有兩個cGMP實驗室,凈化面積達600m2,擁有集成計劃、劑量計算、兆伏級CT掃描、定位和螺旋照射治療功能等為一體的調強放療系統(TOMO刀)、菲利浦CT模擬定位機、Clini M全自動細胞分選儀、Amaxa核轉染儀、7500 實時定量PCR儀、FACSC anto Ⅱ流式細胞儀等大型醫療儀器設備30余件,總價值6000余萬元。
本中心主要開展各種實體瘤的化療、放療、射頻、介入等微創治療,在國內較早開展癌基因測序、自體免疫細胞聯合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和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動脈化療等多種腫瘤診治手段,并獲得多項成果和專利。多年來已先后開展特色技術50余項,其中乳腺癌血道微轉移基礎和臨床研究,腹部腫瘤三維適形放療聯合介入治療的臨床應用研究,以及惡性腫瘤發展中信號傳導通路調控研究等獲軍隊及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獲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藥創新GCP平臺研究子課題1項,國家衛生部科技發展中心課題1項,以及省(部)級科技攻關課題和自然基金課題多項,總金額220余萬元。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發表文章160余篇,SCI收錄16篇。近年來開展Ⅱ~Ⅲ期臨床試驗20余項,特別是應用單鏈構象(SSCP)和酶切法(RFLP)檢測組織和外周血基因表達,指導晚期胸腹部腫瘤分子靶向治療等轉化性研究已成為目前腫瘤診治的發展趨勢。同時,本中心還組建腫瘤多學科診療協作組(MDT),包括:肺癌MDT和結直腸癌MDT,建立腫瘤MDT路徑有利于合理分配醫療資源,使腫瘤相關科室優勢互補,大幅度提高腫瘤臨床診治療效并與國內外腫瘤學發展接軌。
學科帶頭人謝曉冬教授、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委會(CRPC)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協作專委會(CSCO)執行委員,全軍腫瘤學副主任委員,遼寧省抗癌協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遼寧省抗癌協會腫瘤標志專委會主任委員,沈陽市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主任委員等,擔任《中國腫瘤臨床》、《中國實用內科》、《臨床腫瘤學》《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等雜志編委。
沈陽軍區總醫院全軍腫瘤診治中心弘揚“和諧、發展、精醫、愛院”的院訓,秉承“您的滿意是我們最大心愿”的原則,全體醫護人員在抗擊癌癥的道路上共同奮進,不懈努力,與您并肩同行!
沈陽軍區總醫院口腔科位于沈陽軍區總醫院院區東南角,總院急診沿五愛街南行300米處。臨街的大門,寬敞的候診大廳,舒適的就診環境,周到熱情的服務和精湛的醫療技術將為患者提供滿意的口腔醫療服務。口腔治療中始終遵循“無交叉感染、無痛治療、無遠期障礙”的現代口腔治療“三無”原則。嚴格執行“一醫、一助、一室、一機、一盤、一針、一消毒”的“七個一”的操作規范,安全治療,保證醫療質量。科室引進了口腔三維錐狀束CT、德國西諾德Cerec椅旁全瓷數字化設計制作系統(CAD/CAM)、根管顯微鏡、超聲骨刀、Nobel種植系統、Straumann種植系統、電子根管長度測量儀、機用馬達根管預備系統、三維立體熱牙膠充填系統、法國賽特麗牙周治療儀、醫用激光、高頻電刀治療儀等先進儀器。
科室設有牙體牙髓、牙周粘膜、口腔修復、口腔種植和口腔正畸、兒童牙科共六個亞專業,椅位35張,科室面積2000多平米,是國家口腔醫師規培基地。全科醫護技類人員60余人,其中副高職以上職稱8人,中級職稱12人,具有碩士、博士及博士后學位人員19名,占醫療系列66%。具備人員結構、年齡、學歷、職稱合理的人才梯隊。科室為遼寧省口腔醫學會常務理事單位,科室人員擔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全科口腔專委會常務委員及遼寧省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二級口腔專業學會的常委、委員20余人次。科室共獲得科研基金10余項、不但是第四軍醫大學和大連醫科大學的本科實習單位,并且是大連醫科大學和錦州醫科大學的碩士培養單位,已畢業碩士研究生20余人。
最先進的儀器設備的使用及高學歷高水平高素質的醫療護理團隊為口腔疾病診治提供了可靠的保證。目前科室全面開展常見及疑難牙體牙髓牙周疾病的防治、兒童牙病的防治、阻生智齒的無痛微創拔除、常規口腔種植義齒修復技術、種植骨增量手術、上頜竇內外提升及骨劈開等高級種植技術、前牙微創美學貼面、疑難全口義齒修復技術、無托槽隱形正畸治療、自鎖托槽正畸治療、口頜面畸形的正畸正頜聯合治療等技術。2015年度,沈陽軍區總醫院口腔科入圍東北地區口腔專科區域排名,已經成為了遼沈地區綜合醫院口腔科中規模大、水平高、極具影響力的口腔專科。
沈陽軍區總醫院眼科中心——全國藥物臨床實驗機構,遼寧省紅十字協會角膜捐獻協作單位,沈陽軍區總醫院眼科準分子激光治療中心,沈陽軍區眼庫中心,大連醫科大學研究生培訓基地
沈陽軍區總醫院眼科在全軍和東北地區擁有較高知名度,是集科研、教學、醫療為一體的綜合性眼病專科。在角膜移植、眼表疾病、屈光手術、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脫離和眼外傷等領域已經達到國內和軍內先進水平,尤其是角膜移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屈光外科和白內障手術已經成為眼科的專科特色。沈陽軍區總醫院成立于1948年,是老百姓信賴的老院,醫院歷史悠久、臨床技術突出、儀器設備先進。在各種常見性、多發性、疑難性眼科疾病均有豐富臨床經驗,幾十年來使很多病人重見光明并解除病人痛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東北地區及軍內享有盛譽。尤其醫院眼科近年發展很快,在軍內和東北地區享有很高知名度,目前是全國藥理試驗基地。眼科設有門診、病房、準分子激光中心、眼庫及眼庫實驗室、手術室、臨床藥理基地等部門。科室服務理念:光明使者團隊,竭誠為您服務。在學科帶頭人高明宏主任帶領下,科研工作緊密圍繞臨床實踐,科研碩果累累,榮獲全軍醫療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5項,其它獎20余項。
沈陽軍區總醫院眼科現有醫護人員26人;12名醫生隊伍中,博士5人,碩士5人,有5位高級職稱的眼科專家輪流出診,其中有兩名專家兼任大連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沈陽軍區總醫院眼科配備有美國VISX S4準分子激光機、美國Coherent多波長眼底激光機、德國Zeiss眼前節YAGⅢ激光機和Zeiss三維OCT 3等東北地區目前最領先的眼科進口設備。還擁有德國Zeiss手術顯微鏡、美國AMO超聲乳化儀、角膜地形圖、眼A/B超、角膜曲率儀、電動視野儀、電生理儀等國際先進眼科設備,總價值近千萬元。日本SP-2000角膜內皮分析系統、淚道激光機、眼底熒光造影儀、角膜地形圖、數字化眼前節圖象系統、生物降溫儀等眼科先進設備。
沈陽軍區總醫院眼科目前已經廣泛成功開展了各類內外眼手術。
屈光性手術:治療近視、遠視和散光的準分子激光屈光性手術,包括Lasik、EK和PRK。治療超高度近視的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延緩近視發展的鞏膜兜帶術、鞏膜加固術和RGP硬性角膜鏡。
角膜和眼表手術:各類角膜移植、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羊膜移植術。
白內障手術:小切口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折疊人工晶體植入術、激光后發性白內障切開術。
青光眼手術:青光眼激光虹膜周邊切除術、青光眼鞏膜瓣下羊膜填充小梁切除術、非穿透小梁切除術、睫狀體冷凝術。
眼整形手術:治療先天性和后天性上瞼下垂的提上瞼肌縮短術、提上瞼肌—額肌瓣吻合術;治療眼球缺如的羥基磷灰石義眼臺植入術及活動義眼片安裝;治療眼瞼缺損和畸形的眼瞼成形手術;美容的重瞼術(雙眼皮)等。
淚道手術:治療淚道狹窄和阻塞的淚道探通術、淚道激光成形術;治療干眼的淚點塞和淚小管塞植入;治療慢性淚囊炎的激光鼻淚管成形聯合人工淚管植入術(淚道支架)、淚囊鼻腔吻合術。
視網膜(眼底)手術: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視網膜靜脈血栓的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治療視網膜脫離的裂孔冷凝聯合鞏膜外加壓術;治療老年性和高度近視性黃斑變性的光動力治療(PDT)。
斜視和眼眶手術:治療各種斜視的眼外肌手術;眼眶腫瘤摘除術。
沈陽軍區總醫院眼科的眼庫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家具有深低溫長期保存角膜技術的單位,簡化四步法保存的角膜材料與新鮮材料接近,角膜移植的數量在東北地區居各大醫院的前列,眼庫長期儲備角膜,對急重角膜潰瘍或穿孔的患者,能及時實施角膜移植,是東北地區開展角膜移植的領先單位。
臨床及科研業績 :
《眼庫及低溫保存角膜方法的建立和急、重角膜傷的救治》獲 2001年度全軍醫療成果一等獎 。曾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兩項,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承擔全軍醫藥衛生科研基金課題兩項。主編《眼科疾病鑒別診斷學》和《眼科急癥學》,發表論著40余篇。
沈陽軍區總醫院整形科成立于1951年,多年來一直本著“珍愛生命、盡善盡美”的醫療宗旨,為廣大患者及愛美人士服務。本中心是全國全軍整形領域的著名科室,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強、建科歷史最長的整形美容外科中心,沈陽軍區重點科室,中日學術交流牽頭單位,第四軍醫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點,第二軍醫大學博士研究生培養點,大連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大連醫科大學整形美容專科教學基地,日本金澤醫科大學整形外科及新加坡邱武才教授整形美容醫院的姐妹友好科室。1978年該中心發明的“前臂皮瓣”被國際整形外科學會命名為“中國皮瓣”而馳名國際醫學界。
沈陽軍區總醫院整形科目前有高級職稱5人,博士后2名,醫學博士8名,醫學碩士6名,擁有一批經驗豐富、醫術精湛的專業技術人才。
技術特色:
1.體表創傷畸形整復(外傷、燒傷、腫瘤切除后等所致的面部及軀干四肢的軟組織缺損畸形);
2.耳、鼻、手、食道、氣管、乳房、生殖器等器官再造;
3.顯微外科(用顯微外科技術及手段進行吻合血管的組織器官的移植與再造、美容外科及手外科的精細手術操作);
4.手外科(急診手外傷修復、斷指、斷掌、斷腕再植術);
5.美容外科(面部各種年輕化手術、隆胸、吸脂等體形雕塑手術);
6.顱頜面整形外科(先天性及后天性顱頜面畸形);
7. 獨特的東方蒙古人種整形設計。與日本金澤醫科大學建立了姐妹科室,開展了東方人解剖學及人體美學特點研究,并將這一研究用于整形外科與美容外科手術設計之中。
醫教研成績:
1. 先后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三項、國家發明三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四等獎十余項;
2. “前臂皮瓣游離移植術”是中國整形界唯一被世界整形學術組織承認并命名的重要醫學成果, 被命名為“中國皮瓣”。該皮瓣主要用于組織器官缺損的修復與再造(耳、鼻、手、食道、氣管、乳房、生殖器等器官等),科室在該領域的修復重建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3. 美容外科青春重建技術:是由現任科主任劉曉燕教授提出的、以“青春曲線模式人體年輕化機制研究”為基礎的系列年輕化手術;
4. 目前承擔第四軍醫大學、大連醫科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臨床實習任務,年平均接受進修生10人,年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8名。
沈陽軍區總醫院中醫科是國家級重點專科。以中西醫結合治療胃腸道疾病、胰膽病為特色,同時對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進行綜合治療。我科現有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4人、住院醫師1人、醫學博士3人、碩士2人、研究生10人、博士后導師1人,以出站博士后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出國留學人員1人。
沈陽軍區總醫院中醫科設有胃鏡室、腸鏡室、病理室、細菌室,為中醫診斷、治療、科研、療效判定提供了可靠的手段。現已開展胃鏡腸鏡檢查及治療20000人次,中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結合治療胰膽疾病、胃黏膜癌前病變形成規范,療效顯著。同時開展了內鏡、病理、細菌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胃腸動力學、胃黏膜屏障,藥效學等方面的基礎研究。
沈陽軍區總醫院中醫科采用西醫診斷與中醫辨證相結合,內鏡介入與中藥治療相結合,宏觀辨證與微觀辨證相結合的方法,對2000余例消化性潰瘍進行了中藥治療,全部經胃鏡診斷及復查,治愈率達87%,并明顯降低了復發率;應用組織病理學、免疫組織化學、分子生物學方法,對胃黏膜癌前病變的癌變概率進行檢測,同時以益氣健脾、清熱解毒、活血化淤治療240例胃黏膜異型增生及腸上皮化生,進行臨床、胃鏡、病理組織學觀察,有效率達70%;益氣健脾,清熱解毒法治療400余例糜爛性胃炎,進行胃鏡及病理學療效觀察及內鏡隨訪觀察,治愈率達83%;對2萬多淺表性胃炎,進行中藥的門診及住院治療,有效率達96%;對400例1200枚胃腸息肉進行鏡下微波加中藥治療,全部治愈;對100例疣狀胃炎進行了中藥加微波治療,治愈率達87%;對200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中藥口服及灌腸相結合治療,全部進行腸鏡復查,治愈率達85%;對賁門失弛緩,吻合口狹窄,開展球囊擴張加中藥治療,治愈率達99%以上;對膽總管結石、慢性胰腺炎,采用乳頭擴約肌切開加中藥利膽排石,取得滿意療效;對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進行了中藥治療,HP清除率達63%,臨床癥狀有效率達90%;辨證分型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300余例,并篩選出旋復代赭湯、半夏瀉心湯等有效方劑,治療有效率達98%。
可咨詢
服務人次 42
好評率(%)90
擅長:缺血性心肌病、慢性病、消化性潰瘍、中風、高血脂、心律失常
查看更多心血管內科信息>>